俄军不打基辅了?绍伊古消失多日突然露面当场宣布真正作战目标

俄乌战争已经进入第35天,战线也有多日未发生大的变化,双方军队主要在乌克兰东部和南部地区发生激烈交火,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俄军准备大规模调整兵力。据观察者网报道,在当地时间3月29日俄罗斯国家指挥中心的会议上,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绍伊古大将宣布“特别军事行动”第1阶段主要任务已完成。

绍伊古在会上表示,经过第一阶段的行动,乌军的作战能力已被极大削弱,俄军可以集中实现“解放顿巴斯”的目标。绍伊古的表述值得分析,这似乎是在暗示,俄军的主要目标依然是控制顿巴斯地区,该地区的俄军和民兵武装依然在进行高强度的作战,而其他方向的俄军或许会调整作战计划。

绍伊古出席会议视频截图,其左侧为俄军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右侧则是俄国防部第一副部长鲁斯兰·查理科夫

绍伊古表示,乌军的重装备在俄军打击下已遭受重大损失,在作战状态的152架飞机被击毁了123架,149架直升机被击毁77架,180套中远程防空系统被摧毁了152套;乌克兰的海上力量已不复存在,地面部队也损失惨重。绍伊古还谴责了北约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的行为,并且强调俄军会继续战斗,“俄罗斯武装部队将继续开展特别军事行动,直到实现既定目标,部队中有计划的战斗教学不会停止。我要求各级指挥员确保严格、准确地执行既定的作战和训练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绍伊古这次参加会议是其十余日来首次公开露面,此前乌克兰曾暗示绍伊古因指挥作战不利而被迫辞去国防部长一职,乌克兰国防部还在当地时间29日发布了一段视频,宣称有黑客“窃取”了一份俄罗斯“代理国防部长”发布的命令,乌国防部称,俄“代理国防部长”下令制造针对战俘的假新闻。乌方展示的这份所谓的“命令”,一方面想把网上流传的虐俘视频推卸到俄军头上,另一方面也是想暗示绍伊古已被“代替”。不过绍伊古这次出席并主持俄军高级会议,乌方制造的流言可以说是不攻自破。

俄军接下来的动向最为引人关注,据悉,29日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举行的俄乌新一轮谈判上,俄国防部副部长亚历山大·福明(AlexanderFomin)曾表示,俄方决定大幅减少在乌克兰首都基辅和切尔尼戈夫方向的军事活动。福明称,这是因为本次谈判在乌克兰“中立化”和“非核化”这两个议题上取得了进展,同时也为增加互信和进一步谈判从而实现最终目标创造必要条件。

俄方的表态让外界解读为俄军要从基辅周边撤回白俄罗斯境内,但同样是在29日,俄罗斯总统助理、俄乌谈判俄方代表团团长梅津斯基在今日俄罗斯的电视节目上否认了俄军会停火的说法,梅津斯基表示:“基辅和切尔尼戈夫两个方向的逐渐军事降级不是停火,但我们致力于至少在这两个方向逐渐实现冲突降级。”梅津斯基宣称,俄方不想让基辅受到更多军事风险。

对于俄罗斯在谈判中做出的要在基辅“军事降级”的表态,各方反应不一。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当天发布视频讲话称,看到了俄方释放的“积极信号”,对于莫斯科方面缩减军事行动的计划,泽连斯基也表示“怀疑”,称基辅不会为此“缩减防御努力”。

美国总统拜登则表现出了“极其谨慎”的观望态度,声称“将拭目以待俄方是否遵守承诺”。“我们会看看。在看到他们的行动前,我没从中读到任何内容。我们会看到他们是否会按着说的去做。”拜登在29日的白宫新闻发布会上说道。CNN用一个源自俄语谚语的英语短语来形容拜登——“不信但需核实”(donttrustbutverify)。和拜登同样表示“观望”态度的,还有法德意英四国领导人,他们在俄乌谈判结束当天同拜登通了电线日发表的声明则称,美法德意英五国领导人在通话同声明将继续向乌克兰提供安全援助,并继续加强对俄罗斯的制裁。

俄军在北线最新的动向是,基辅西北部的俄军空降兵确实在收缩防线,乌克兰军队趁机在当地时间28日夺回了伊尔平这个重要的基辅卫星城。切尔尼戈夫方向上的俄军也已经连续多日未组织进攻。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9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消息表示,俄罗斯中部军区司令亚历山大·帕夫洛维奇·拉宾上将抵达乌克兰切尔尼戈夫方向作战前线,拉宾上将为该方向上作战的俄军授勋。这些迹象似乎显示俄军在基辅和切尔尼戈夫方向上确实已经转入防御,对乌克兰首都基辅的压迫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缓和。

俄军在北线转入防御,是否意味着会在其它方向加强进攻?按照绍伊古的说法,顿巴斯依然是俄军的核心目标,因此进攻肯定会继续加强。美国方面倒是有不同见解,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的一篇文章宣称,俄军在基辅和切尔尼戈夫的“军事降级”意味着俄罗斯已经间接承认自己对乌克兰的攻势受挫,事态没有按照俄罗斯的计划发展,以和谈为借口撤军是为了“挽回面子”。不过实际上俄军对基辅的围困确实未对整个战争走向起到决定性作用,因此即便放弃进攻基辅,也不会影响目前的战局。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