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9冠军手中的“秘密武器”(2)

(二)萨拉热窝始辉煌1973年,中国队在萨拉热窝举行的第32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使用反胶拍的运动员大多使用了“729”胶皮。弹性大、速度快、摩擦力强的“729”胶皮,使我国运动员如虎添翼,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个人风格和魅力。郗恩庭和胡玉兰双双成为第32届世乒赛上的男女单打霸主。

第32届世乒赛结束后,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国家队对“729”胶皮的使用情况,李树洲根据研究所领导的安排到北京国家队听取意见,力图使球拍臻于完美。很快中国队迎来了第34届世乒赛。赛前,徐寅生总教练希望李树洲能给梁戈亮的球拍做些改进。李树洲连夜完成了这项重要的任务,在飞机起飞前将这块赶制的胶皮送到了梁戈亮的手中。由于长期的工作使得李树洲积劳成疾。

1981年,在第36届世乒赛上中国乒乓球队囊括了7项冠军和5个单项亚军。赛后,使用“729”胶皮的全体运动员联名给天津橡胶研究所写了一封感谢信。运动员们都说,729胶皮是他们取得好成绩的得力“武器”。

就在弧圈球技术日臻成熟的同时,乒乓国手们已提出了防弧的技术需求。早在1975年,李树洲和他的同事们又开始了防弧胶皮的研究,“755”型长胶粒防弧胶皮又在他们手中诞生。中国著名乒乓球国手陆元盛在第33届世乒赛上首次使用这种长胶防弧球拍,以飘忽不定的稳健削球,反败为胜,为中国男子团体决赛赢得了宝贵的一分。叱咤世界乒坛的国手邓亚萍,也是手中拿着一面贴着“729”、一面贴着“755”胶皮的球拍,在世界乒乓球大赛中18次捧起冠军的金杯,为祖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